乐器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古老独特的乐器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乐器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古老独特的乐器

在本栏目第一篇《南音——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中,曾谈及南音乐器,并指出,南音由琵琶、洞箫、三弦、二弦、拍板、嗳仔和品箫(曲笛)组成的七件主奏乐器中,有四件与《韩熙载夜宴图》中所绘乐器相同,重合度非常之高.而且其中如琵琶、洞箫、拍板等乐器的形制和演奏方法都与图中所载高度相似,可见,南音乐器历史悠久.

事实上,南音所用乐器远不止上述七件.除了上述主奏乐器外,还有一些小打击乐器如四宝、响盏、碰铃、狗叫(小锣)、铎(小木鱼)等.这些乐器同样也都富于历史蕴含.这些主奏乐器和小打击乐器共同构成了南音的乐器大家庭,在实际演奏中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任务,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还有许多有意思的独特之处.

首先谈谈南音乐器之主帅—琵琶.琵琶在我国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著名诗人自居易《琵琶行》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句妇孺皆知.然而,南音琵琶显然与白居易描述的能够“半遮面”的琵琶不太一样.能够产生“半遮面”效果的琵琶,是竖抱演奏的,由于琵琶的长度与人从头到腰部的距离差不多,所以当呈坐姿的演奏者将琵琶立于大腿上演奏时,琵琶的头部正好位于演奏者头部,起到了“半遮面”的效果.如今流行于大江南北的人们所熟知的琵琶,就是这种竖向演奏的琵琶.而南音琵琶是横抱演奏,无论如何都无法“半遮面”.目前所见,用横抱法演奏琵琶者,全国仅南音独有.而且横抱法比竖抱法历史更为古老.

早在汉代时,就有一种骑在马上演奏的乐器,称为“批把”,因其弹奏手法而得名: “批”为向前弹出,“把”为向后挑进.秦、汉时期,由当时的弦鼗发展演变成了一种竖抱、直柄,具有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称为“秦汉子”,后来演化为阮、三弦、月琴等乐器.魏晋时期, “琵琶”之名正式确定,但是所指并不是我们当前所说的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的总称.现代琵琶真正的前身其实是个舶来品,大概于南北朝时期由波斯经新疆传人我国,为横抱曲项琵琶.曲项琵琶一经传人,很快风行大江南北,从宫廷到民间,成为一件炙手可热的乐器.尤其在唐代,琵琶发展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琵琶演奏者,如曹纲、康昆仑、裴兴奴、段善本等等.于是, “琵琶”便成了这件乐器的专有名称.

据目前可见的史料,唐代琵琶为横抱曲项,例如,坐落于成都青羊区的五代前蜀开国皇帝王建( 847-918)墓中,棺床侧面刻有24乐舞伎,其中有2幅舞伎,另22幅为盘膝席地而坐的乐伎像,手持琵琶、拍板、筚篥、笙、箫、笛、筝等各种乐器.24幅乐舞伎围绕在棺床的正面、东面和西面,其中正面4幅,为两位舞伎及持琵琶(左)和拍板(右)的乐伎,而且正面四位乐舞伎衣着比其他乐伎华丽,可见琵琶和拍板在当时乐队中的重要性.王建墓中的琵琶为横抱曲项.再如前文曾谈及的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琵琶,同样为横抱曲项.另外,如今的日本正仓院保存有奈良时期(公元710--784年间)从我国传人的五把唐制曲项琵琶.这些琵琶从形制或横抱演奏方法等方面,都与如今南音的琵琶相似,可见南琶保留了较早时期的形制及抱持方法.后来,晚唐至宋,琵琶形制、演奏方法逐渐变化,改横抱为竖抱,并演化成为如今的样子.

南音琵琶除了横抱曲项等一目了然的显著特点外,还有许多独特之处.例如,许多人在不用的时候,会将琵琶悬挂在大厅的左边,据说有辟邪作用.因为老人们认为,琵琶“形象天地,位立太极”,是道教八卦形象.而且,人们用道教术语给琵琶各部位命名,如岳山、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星、八卦、九宫、十干等.“岳山”即琵琶上撑起琴弦的琴码; “两仪”即琵琶面板上两个形似眉月的出音孔; “三才”指天地人,背面上方为“人”,弦枕与第一相间为“地”,第四相与第一品之间为“天”,都用蚌贝镶嵌;南音琵琶为四相九品, “四象”就是四个相; “八卦”在一品与四品间; “九宫”则是九个品,等等.再如,琵琶演奏时,按弦的左手禁用中指,而且,中指不但不能用,还要保持弯曲状态,不能向外伸直,指天或指人都是极不礼貌的.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指具有不好的意味.弹拨的右手演奏手法类似前文所述汉代的“批把”,主要由向下拨的“点”及向上弹的“挑”构成.

说琵琶为南音乐器之主帅,是因为,南音传统的工尺谱即为琵琶谱,包含了音高、调高、撩拍以及琵琶指法等信息.这奠定了琵琶在南音中的统帅地位,其他乐器及人声,都要以琵琶声部为准、为基础、为骨干,加花润腔都要围绕琵琶骨干音进行.自然而然地,琵琶就在演奏中起到了指挥作用,其他所有声部都要跟着琵琶进行.也正因此,南音对琵琶演奏者的要求很高,琵琶演奏者要比其他演奏者更“饱腹” (即对南音乐曲要非常熟悉),更有经验.即使碰上不熟悉的乐曲,只要琵琶手很肯定,其他人就能够跟着琵琶走,不会出大错.

洞箫,则是南音中的灵魂乐器,与琵琶一样,同样被认为保存了唐宋时期的形制.与《韩熙载夜宴图》中绘制的洞箫一样,南音洞箫也是竖吹,长度也相仿,与唐宋时期尺八相似,以一尺八寸长为标准.南音洞箫制作要求严格,首先要挑选上好的竹子根部,外形必须上细下粗,低部呈喇叭状,还要满足十个目九个节,每个节开二孔的要求.符合这个规制要求的竹子并不好找.

说洞箫是南音中的灵魂乐器,是因为,如果说琵琶演奏是骨架,洞箫演奏则是血肉,给乐曲以圆润华丽的外形.洞箫要在琵琶骨架的基础上,对骨干音加以上下方大二度或小三度润饰,相对来说,是南音乐器中演奏最花哨、加最多润腔的一样乐器,其润腔、起伏比唱腔声部更加灵活、更加变化多端.

“拍板”是南音中专用于“节”撩拍的乐器.由西域传人中土,早在唐代就广为流传,宋以后在宫庭雅乐和民间说唱艺术中广泛使用.据元代《文献通考,乐考》卷一百三十九“乐考十二·木之属‘俗部一’:

拍板长阔如手重,大者九版小者六版,以韦编之.胡部以为乐节,盖以代抃也(抃击其节也,情发於中,手抃足蹈,扑者因共声以节舞.龟兹部伎人弹指为歌舞之节,亦扑之意也).唐人或用之为乐句.明皇尝令黄幡绰撰谱,幡绰乃画一耳进之.明皇问其故,对曰:但能聪听则无失节奏.可谓善讽谏矣.宋朝教所用六版,长寸,上锐薄而下圆厚,以檀若桑木为之,岂亦祝敌之变体欤.’

可见,自古以来,拍板就与节奏关系密切,南音中的拍板也不例外.上述文献中记录的拍板为9或6板, 《韩熙载夜宴图》及王建墓中乐伎所持拍板皆为6板.而南音拍板稍有不同,由5板构成,用荔木制作,器乐演奏时有专人负责击打,歌乐演奏时则由歌者击打,坐于乐队中间,左手握3块,右手握2块,根据乐曲速度,在每小节的拍位上缓缓敲击发声.

南音中的三弦是琵琶最忠实的伴侣,紧跟琵琶,亦步亦趋,如影随形,以低八度的音高,对琵琶演奏的乐曲骨架做出支撑,使得骨架更为坚实、有力.虽说三弦看起来似乎没有个性,是个影子般的存在,但是三弦比琵琶演奏起来却要难一些,因为三弦没有品,对演奏者的音准要求较高.而且,失去三弦的低音声部,会使乐曲的各声部音响架构显得相对单薄.南音三弦相比起北方三弦来说,个头小些,但同样也有悠久的历史,据说由秦汉时代的“鼗”衍变而成.

同样的,南音洞箫也有自己的忠实伴侣——二弦,二弦紧跟洞箫,同样是亦步亦趋,如影随形.二弦演奏最完美的境界就是所谓的“弦入箫腹”,二弦音响完全融人箫声之中.由于南音乐曲往往缓慢悠长,时常有长达好几拍的长音,洞箫在吹奏长音时,有时会出现气息不够的状况,这时有经验的二弦演奏者一定要跟上,用自己的演奏弥补洞箫的长音,将这个音持续到底.可见,二弦虽然没有洞箫那么光彩动人,但却是洞箫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二弦与当前在全国广泛流传的二胡虽然同样是两条弦,形制也大致相仿,但却也有明显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二弦琴筒面板由梧桐木制成,二胡琴筒表面则蒙蟒蛇皮.二弦同样历史悠久,据学者对比分析,二弦与二胡一样,皆源于魏晋时期的“奚琴”.

二弦演奏有个非常特别的不成文的规定,即与洞箫配合演奏时,外弦奏空弦时不能用拉弓,只能用推弓,内弦则所有音皆用拉弓,不能用推弓.这种独特的运弓要求,经常给演奏者带来麻烦,比如,前一个音用推弓已经推到了弓根,下一音正好是外弦空弦上的音,还必须再用推弓;或者前一音用拉弓已经拉到了弓尖,下一音在内弦,还需要再用拉弓.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用到所谓的“倒弓”技法: “倒弓时,在相邻两音间隙或休止处,迅速将弓提离琴筒约3厘米,或倒至弓根,或倒至弓尖,或倒至弓的中段继续演奏.”’二弦的这种特殊运弓规定,经过南音老师的口传心授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人们严格执行,但却不解其中之意.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二胡教授黄忠钊的体会,也许可作为这种规定的解释:

南音二弦有严格的弓法,只不过这种弓法没有写在乐谱上,而是写在演奏者的心里而已.至于这一古老的运弓戒律用意何在?虽不敢妄断,但笔者通过一段时间对二弦演奏的学习,逐渐感受到如果按上述南音特殊的弓法演奏二弦(尤其是装置丝弦的二弦),无论是换弓还是换弦,不会有任何不自然或是拗手的感觉,而且你会越拉越顺手,音色也越来越满意.其次,通过练习,笔者还发现在装置丝弦的二弦上,用拉弓演奏内弦,发音饱满圆润,如果用推弓演奏内弦则发音涩噪松散,稍有控制不慎,还会出现破音.这或许就是二弦运弓古法中严格规定内弦只准用拉弓而不能用推弓的原因之一吧.,

上述5件乐器: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拍板,是南音中最重要的乐器,由这五件乐器构成的小型乐队,也是南音最经典的乐队组合.由这五件乐器演奏的音乐,庄重、典雅,被认为是清音雅乐.

不过,南音也有需要热闹的时候,比如演出开始之前,需要热热闹闹地开场,以吸引人们的注意,或者是有重大活动需要“踩街” (即在热闹的大街上结队行走,边走边奏南音)时.此时,南音演奏就需要加入一些能制造热闹气氛的乐器,如嗳仔、品箫,以及四宝、双铃等小打击乐器.南音分“指”、 “谱”、 “曲”三大类, “指”是成套的带唱词乐曲, “谱”是成套的纯器乐曲, “曲”则是零散不成套的带唱词乐曲.加入这些乐器的南音乐队,只能演奏南音中的“指”类乐曲,由于以“嗳仔”为主奏乐器,因而又称为“嗳仔指”,虽然“指”类乐曲带有唱词,但是“嗳仔指”只奏不唱.

暧仔,一种小唢呐,比通常所见的北方唢呐体型小得多.品箫,其实就是曲笛,昆曲中的主奏乐器.这两样吹奏乐器音色明亮,穿透力强.再配上打击乐器,气氛立刻就热闹活跃起来.

南音所用的小打击乐器也有讲究,要遵循金木相克之理,金类打击乐器不可与木类打击乐器一同出现.属木类的打击乐器,最重要、最有特色、技巧最难的当数“四宝”,由四片独立的木板构成,演奏者双手各持两片木板,当琵琶奏“撚指”时,双手各自微微抖动,使两块木板相互撞击震动,发出清脆、快速急促的嗡嗡声.当琵琶奏“去倒”、 “三角跳”、 “五角跳”、 “剪指”、 “轮指”等指法时,也各有各的特定动作和敲打方式,动作丰富、优美,极具美感.另一木类乐器木鱼,是一种宗教乐器.据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乐考》: “木鱼,宗教乐器,大小不一.”这类乐器,与同属木类的拍板一样,皆在拍位敲击.

属金类的打击乐器,如双铃,是一种来自东南亚缅甸的乐器:双铃“接足以铜二枚口径一寸八分高一寸厚一分中隆起五分围三寸穿孔以绒钏贯之合击.本细缅甸乐器.” 金类乐器还有响盏,二者皆在撩位敲击.

由上述分析可看出,南音各乐器历史悠久、形制奏法独特,各有各的特点,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有趣的音响世界.然而,南音更为崇尚的还是仅由前五种乐器构成的清音雅奏,并称这种乐器组合为“上四管”,而将加入了嗳仔、小打击乐器的组合称为“下四管”.一般的演奏中, “嗳仔指”只在开头演奏一曲,热闹开场,之后便全由上四管乐器演奏.只有在踩街活动中,为了应对嘈杂的街头环境,整个踩街过程皆演奏“嗳仔指”.仅从这种上、下之分,以及对清雅的上四管的偏好,即可看出在前一篇《南音是一种中和礼乐》中所谈,南音对“中和”之美的坚守.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张宝华)

乐器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乐器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乐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民族乐器参考文献 乐器杂志社 乐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