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文本细读理念下生成性文言文课堂构建方略例说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言文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文本细读理念下生成性文言文课堂构建方略例说

内容摘 要:构建文本细读理念下生成性文言文课堂的要旨,就是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贯彻文本细读理念,精心预设,抓关键词句,以主问题去引领整个课堂教学;设疑追问,巧妙生成,细读深挖,走一步再走一步.《记承天寺夜游》课例,就是一节新课改下贯彻文本细读理念,构建生成性文言文课堂的成功课例,对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文本细读课堂生成方略

文言文教学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但由于其内容的艰深晦涩,知识的繁多枯燥,文本背景的遥远隐晦,与现实语境的疏离隔膜,导致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机械枯燥,活力不足,遭人诟病甚多.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虽然在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转变,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加强,教法创新,学法多样,注重激趣,尤其是信息技术扩展了课堂容量,增添了课堂情趣,但仍表现出诸多问题,远没有现代文阅读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之大.教学中重读写记诵轻品读鉴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提升,重整体感知轻文本细研,重精心预设轻追问生成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文言文阅读课上成古代汉语知识课的现象仍较普遍.

笔者以为,文言文教学中贯彻文本细读理念,精心设计,巧妙生成,确实是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的一条光明之途.

那么,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贯彻文本细读理念,有效实施文本细读策略,从而构建生成性文言文课堂呢?笔者以为,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设计主问题,以一至两个主问题的解决引领全篇解读.二、抓关键、重点性的字、词、句去细读品鉴.三、紧密联系文本背景,知人论世,细读深挖.四、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精心预设,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追问生成,努力读出文本意蕴,师生共同演绎精彩课堂.这在短小精悍、文意浅白的文言文教学中,尤其便于实施.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为例,谈谈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抓关键词句设计主问题去进行文本细读及生成性课堂设计实施的一些策略技巧.

《记承天寺夜游》总体教学设计:

一、初读——了解背景,疏通文意.(略)

二、美读——师生吟诵,读出美感.(略)

三、品读——读出文本意蕴,领悟作者情怀.(详)

以上三个环节在具体操作上,前两个环节略而重点突出第三个品读环节,该环节又重点以两个主问题的探究,引领对整个文本的品读.两个主问题的品读片段课堂实录如下:

片段一:

师:本文中有一句描绘月下景色的十分精妙传神的句子,请找出来,说说它的传神之处.

生很快找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个句子后,齐读、个别读该句.

生1:此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月下美景比作空明的水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下夜景的空灵、明净、澄澈,营造出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传达出了作者宁静、恬适、愉悦的心境.

师:同学们的品析也确实不错,尤其抓住了该句所用的比喻修辞手法,做了准确生动的鉴赏分析.但本句作为一咏月名句,其传神精妙、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除比喻精妙外,再有没有其他妙处?同学们不妨自选一个角度,来个妙点寻踪,谈谈自己的见解.要求用“本句妙在——,你看——”句式说话.

生2:本句妙在比喻精妙传神,你看,前句将月下庭院比作空明的积水,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月下庭院的空灵澄澈,后句用交横水中的藻荇比喻竹柏影,写出了月下景色的疏离淡雅,营造了清丽淡雅的意境,传达了宁静恬适的心情.

生3:本句妙在想象奇特,你看,月下如银的庭院,作者想象成空明的积水,更将竹柏影想象成交横的藻荇,实在是奇妙极了.

生4:本句妙在意境优美,你看,空明澄澈的庭院,交横疏离的竹柏影,营造了一种空灵、宁静、优雅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

生5:本句妙在语言清丽,你看,月下迷人的夜景,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渲染铺排,只用清新淡雅的简笔去描绘,淡淡几笔,境界全出.

生6:本句妙在正侧结合的写法,你看,写月下夜景,却未出现一个月字,前句写月下庭院可谓正面描绘,后句写竹柏影是侧面描绘,正侧结合,精妙传神.

生7:本句妙在动静结合,你看,“积水空明”是静态描绘,“藻荇交横”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更见其静.

生8:本句妙在情感委婉含蓄,你看,如水庭院,交横竹影,营造出空灵明净的意境,蕴含着作者宁静愉悦、悠闲恬适的情怀.

……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悟还是相当深刻的、个性化的.本句最传神的地方其实也就是比喻手法的运用,此句跟一般的写景比喻句相比,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生9:本句用比喻写月下夜景,初读,似乎是一个比喻句,细读,其实是两个比喻句.

生10:两个比喻句互相关联.两个本体关联,月下庭院到庭中竹柏影,由整体到局部,两个喻体也关联,空明积水到水中藻荇,也为由整体到局部.

生11:两个比喻句动静相衬,正侧结合.前喻静,正面描绘,后喻动,侧面描绘.

生12:两个比喻,巧妙安排,错落有致.前句为本体+喻词+喻体的明喻格式,后句为省略了喻词的喻体+本体的倒装式暗喻,错落有致,活泼灵动.

师:一句传神的咏月佳句,同学们解读出了这么多的妙处,真是可喜可贺,现在,请同学们在下面句子中补上一个词,以作本句小结:

妙语绘佳景,先生真乃____人也.(生试填,选定一“神”字入句.)

片段二:

师:本文中有一个集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请找出来,并联系全句,说说它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很快找出“闲人”一词.

师:结合注释,说说此“闲人”一词的含义.

生1:一、闲暇无事之人,即闲散之人;二、有闲情逸趣的人,即闲雅之人.

师:请诵读此句,并结合全句及全篇,说说这“闲人”中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2:欣赏月下美景的欣喜……

生3:漫步月下庭院的悠闲……

生4:面对逆境的乐观旷达……

生5:遭遇挫折后的超脱释然……

……

师:请同学们将此句再仔细地读一读,注意揣摩但、少、闲人、者耳几个词的情味,变换着语气语调读,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6:老师,好像还有一股牢骚无奈、抑郁幽怨之情啊﹗

生7:好像没有呀,本词、本句、本文并没有直接流露这种感情啊﹗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作者有无这种感情,认识上还是有分歧.确实,从字面上我们是感觉不出这种感情的,请XXX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8:首先,根据苏轼生平经历,作此文时正值他人生遭遇严重挫折的低谷期,心中肯定有抑郁不平幽怨悲愤之情;其次,我从本句“但少”“者耳”两词感觉到怪怪的,好像是在发牢骚啊.尤其是“闲人”一词,有些自嘲调侃味儿,成为”“闲人”并非东坡先生自愿的,其实是被迫的,是人家不让出来工作,是在自嘲调侃啊﹗

师:能够结合写作背景去解读文章内容,这叫知人论世法,是解读文章内容的一把钥匙.尤其是能抓住一些关键词、具有独特情味的词去品析,去感知字面下隐含的作者感情,这很好.这里,老师补充一则背景资料,以加深同学们的感悟.

屏显:苏轼闲居黄州背景资料(略).

师:请同学们再试着有感情的变换着语气语调读几遍此句,去体味,看能不能感觉到前面说的牢骚幽怨之情.

生9:确实感觉到了.

师:请同学们再在前文中找找,看看前文中再有没有流露这种情怀的蛛丝马迹?

生10:前文中还有啊,“无乐”即不乐,怀民未寝,夜深相与信步,必心有郁结,同病相怜.中庭月景,虽然清雅宁静,却也凄清感伤,隐含淡淡的忧伤情怀.

师:明明是心有郁结,牢骚怨怅,无奈抑郁,但却又以清新明丽、超脱旷达语出之,用平静闲淡的笔触,抒写牢骚幽怨之情,故而传达出一种乐观释然、超脱旷达的情怀,这正是苏轼高尚纯洁人格的体现,为文的精妙传神之处.纵观全文,牢骚怨怅之情是确实存在的,不过不是浓烈的,而是淡淡的,淡到几乎不着痕迹的地步.作为一个内儒外佛、以天下为己任、天性幽默诙谐的人,在这叙事、写景、抒情的文笔里,传达着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遭遇贬谪的悲哀、面对困境的旷达乐观、遭遇挫折困苦的牢骚怨愤……种种幽微难言的复杂微妙的情怀,尽含其中.

师:请同学们继续用一个词补全下面的句子:

闲语抒幽情,先生实乃____人也.(生答雅、真、圣等字,选定圣字,与前合成:先生乃神圣之人)

反思:此课堂设计,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尤其是品读环节,抓住关键词句设置主问题去解读文本,进一步落实了细读之细.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成,在严谨预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究,去生成,力争走一步再走一步去品读感悟,用生成去预约课堂精彩.从课堂情况看,亦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贯彻文本细读理念,精心预设,抓住关键词句,以主问题去引领整个课堂教学;设疑追问,巧妙生成,细读深挖,走一步再走一步.那么,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将会化解,困局将会打破,高效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崭新局面也将会开创出来.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生成性语文课堂即时评价方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Z127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

文言文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文言文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言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