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和中高职衔接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中高职衔接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中高职衔接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万颖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佛山528000)摘 要:中高职衔接是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体系.高职英语在课程内容和设计上尝试中高职衔接和贯通框架的重构和实践,开展从教育走向职业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建设,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课程体系衔接上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课程内容衔接上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高职英语;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6-0153-04

中高职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存在着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层次性等共同特点,但也存在着对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要求的差异[1].中职强调的是有一技之长,其核心是强调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而高职的目标定位表现出高层次性、高技能性,强调培养一线应用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人才,比中职教育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要有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目前,高职和中职都把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果仅仅是学历的高低,没有本质的不同,就彻底失去了“衔接”和“贯通”的基础.如果将普通教育作为参照物,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教育目标非常明确,这是构建一种教育体系的逻辑基础.从技能走向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异化;从教育走向职业,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2].中职与高职教育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同时期担当起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人才需求趋向高层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如何做好中、高职之间的衔接已经成为关系到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1 教学对象分析与职业描述

英语课程是高职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教学对象为中职生源两年制工科班级学生.他们通过学院自主招生考试从中职升到高职学习,专业动手能力普遍较强,性格活跃,但理论素养稍显薄弱.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基本词汇量欠缺,听说能力亟待提高,对英语学习方法、策略掌握不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和信心.在2013年12月份的B级考试中,电气自动化专业约120名学生参加考试,顺利过级学生仅20名,成绩集中分布在45~55分,座谈时大部分学生总结自己未通过考试的原因是“听不懂、读不懂、写不出、译不了”.因此,需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巩固基础语法,将语言基础打扎实.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所设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业两年制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佛山市及珠三角地区装备制造行业中小型企业,从事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编程、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维修与管理及相关企业的产品营销、技术服务与设备管理等工作.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其经济的最重要特点是外向型,不少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供应国际市场,因而需要大量能用应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对于工科两年制中职生源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同时具备机电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国际交流能力,这成为学生职业道路不可或缺的奠基石.从教学对象的毕业条件看,要求学生在学制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所有课程,成绩合格,英语应用能力标准需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从岗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看,根据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工科专业两年制学生的就业岗位从初级到高级分别为:普通岗、技术岗和管理岗;从就业方向看,平行分为设计方向、制造方向和检测方向,随着职业的晋升,不同岗位对应不同的英语能力需求.

2 教学内容设计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应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3].课程体系衔接上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课程内容衔接上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两年制)为例,教学内容上设计了一个总项目“专业技术年度交流会”,其中涉及“策划专业技术交流会”等8个子项目.项目重点围绕能力目标选取行业年会中与工作和业务关系密切的主要任务,具有典型性、覆盖性、综合性、趣味性的特点.项目根据年会时间的过程开展,难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表1所示.

3 第一次课程教学设计

上好第一堂课非常重要,第一堂课是对这门课程的导入,是给学生立课堂规矩,讲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学习误区,端正学习态度.关于教师教学基本功、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等问题,首先,高职英语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学以致用”,批判性思维应该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打开自己的知识宝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可适当参与,同时又是评论者.其次,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是缺失的,高职阶段的能力应建立在中职的教学基础之上,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第一次课的设计中,设计能力训练项目围绕地区专业技术交流会开展活动,老师提前通知该项目并发布第一次课的主题任务:MakeaPlan策划会议.

在第一次课上,应与学生共同完成以下任务:确认项目内容框架及考核方案;介绍本项目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处的位置,完成本学期各项任务对学生专业课和未来发展的作用;明确完成能力训练项目应具备的素养;让学生了解完成本项目后有助于从事行业中哪些具体岗位;介绍第一次的项目任务,说明本项目要让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具体流程:教师展示PPT,观看相关教学进度和任务介绍的图片和视频(10min);与学生讨论项目安排和任务分解表,考虑并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10min);学习组织策划会议的时间表达(5min)、地点表达(5min)、会务安排(15min);学生分组设计讨论会议日程(20min);学生展示各组拟定的会议日程,教师评价,组间评价(20min);确定总体日程,发布上网(5min).

4 第二课堂并行项目设计

语言和环境氛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因为人们的交际活动只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进行,因此要让学生处于英语语言学习的气氛之中,必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景,增加他们的外语输入输出量.教师在近年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探索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联动式课堂教学,建立高职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课堂内外互动;进一步完善集“高职英语课程+拓展类后续英语课程”为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使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继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模式,大力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英语教师团队开发了多种选修课程,增加近10门拓展类后续课程,建立立体化、菜单式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新的课程设置把文化素质教育和语言技能训练渗透到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各类课程中,取得了知识、能力、素质三结合的教学效果.如表2所示.

5 结语

中职与高职虽已历经市场经济社会的洗礼,但依旧受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现行的职业教育更多强调与企业对接,不可否认,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是在普通大学的引导下组织教学的,对普通大学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普适性.而职教生要实现对口升学,就必须在专业、课程和教学设计、设置上规范统一,不然就失去了衔接的依据.课程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和载体,中、高职衔接实质上就是二者课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又不重复浪费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体系,而教学实践者本身应更多地从教学行为本身出发,探索更加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69-73.

[2]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43-45.

[3]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37-39.

(责任校对 晏小敏)

中高职衔接论文范文结:

关于中高职衔接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中高职衔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