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跟乱世报人邵飘萍所遭遇的三大冤家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邵飘萍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乱世报人邵飘萍所遭遇的三大冤家

民国初期,有一位异常强悍的报人,他就是邵飘萍.

邵飘萍1886 年10 月11 日出生于浙江东阳紫溪村,5 岁入私塾念书,14 岁中秀才.1906 年秋,他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 浙江大学前身) 师范科.三年间,邵飘萍大量涉猎到当时在知识界激荡风气、鼓舞人心的《民报》 《新世纪》《清议报》《新民丛报》等,眼界豁然大开.他还结识了革命志士徐锡鳞,与鉴湖女侠秋瑾也有过鸿雁往来.

做一位仗义执言的“无冕之王”,这是邵飘萍青年时代怀抱的理想.站在邵飘萍对立面的敌手个个堪称巨无霸,他们是乱世中恣意妄为的大军阀、大党棍、大流氓,要让这些最不乐意遵守游戏规则的强梁之辈向正气凛然的文字屈服,邵飘萍可说是自不量力.然而,世间真正的勇士就是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超级痴子,他去了,他做了,他死了,世间因此多出—道鲜明瑰丽的血色风景.

窃国大盗袁世凯是邵飘萍生平所遭遇的第一位大冤家

1911 年11 月7 日,同盟会会员杭辛斋受命筹办《汉民日报》,邵飘萍出任《汉民日报》的主笔.1912 年春,杭辛斋被推选为众议院议员,《汉民日报》遂由邵飘萍独力撑持,同时他还是《申报》和《新闻报》的特约通讯员,可谓一身而三任.邵飘萍具有非凡的新闻敏感,自一开始就未对坐拥重兵、执掌大权的袁世凯抱有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早在1912 年1 月,邵飘萍即发表时评,戳穿了那位盖世奸雄深藏未露的心机:“帝王思想误尽袁贼一生.议和、停战、退位、迁廷,皆袁贼帝王思想之作用耳.”

邵飘萍早就看穿了袁世凯“共和其名,其实”的本质,可惜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领袖没有及时吸纳他的智慧.

1913 年3 月20 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退伍兵痞武士英开刺杀.邵飘萍第一时间认定此案决不简单,元凶藏匿幕后,邵飘萍的矛头直指袁世凯.

1913 年8 月初,浙江都督朱瑞希承袁世凯的旨意,疯狂钳制舆论,一天之内连封四家报馆.邵飘萍一如既往地张扬自由,抨击贪官暴政,无丝毫隐忍退让.及至8 月10 日,浙江当局以“扰害治安罪”及“参与叛逆嫌疑罪”,查封《汉民日报》馆,邵飘萍被捕入狱.“忽忽三载,日与浙江贪官污吏处于反对之地位,被捕三次,下狱九月.”这段横遭苦楚的经历,在邵飘萍的自述中却只是轻描淡写,一语带过.

邵飘萍在国内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度挤压,他只好前往日本暂避,入法政大学,钻研法律和政治.

1915 年12 月,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颁告天下,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上海新闻界决定联合对抗袁氏集团.可是群龙无首,于是他们电邀邵飘萍火速归国.邵飘萍束装返沪,征尘未洗,便捉笔为文,撰写了时评《预吊登极》:

“京电传来,所谓皇帝者,不久又将登极.呜呼!皇帝而果登极,则国家命运之遭劫,殆亦至是而极矣! 但二月云云,尚需多少时日,各处反对之声势,再接再厉.所谓登极者,安知非置诸极刑之谶语乎! 记者是以预吊!”

正文共计八十二字,“极”字五现其身,由“登极”至于“极刑”,邵飘萍故意暗换“极“字的词义,一举将袁世凯的红喜事颠覆为白喜事.

仅据《时事新报》不完全统计,从1915 年底到1916 年6 月,短短半年时间内,邵飘萍共发表了社论三十六篇、时评一百三十四篇.他驰骋在反袁倒袁的最前线,新闻界“头号角斗士”的美誉非他莫属.

铁血执政段祺瑞是邵飘萍生平所遭遇的第二位大冤家

1918 年10 月5 日,邵飘萍辞去《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之职,与潘公弼联袂,创办了后来名动全国的《京报》.

1918 年10 月,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蔡元培任会长,他礼聘邵飘萍为导师,中国新闻教育即由此发轫.当时《京报》初创,业务繁忙,但邵飘萍认定培养新闻人才乃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周两小时的课,他从未塌场.

邵飘萍担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时,经常在“北京特别通信”中揭露段祺瑞政府各种倒行逆施的举措,可谓痛加针砭,毫不留情.1918 年7 月29 日,《申报》发出邵飘萍撰写的时评《段内阁前途黯淡》.段祺瑞读了这篇文字,忍不住暴跳如雷.

1919 年,五四前夜,邵飘萍在北大校园内作了激昂慷慨的演说.他大声呼吁:“北大是最高学府,应当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学发动起来救亡图存,奋起抗争.”《京报》为了声援并且在道义上支持五四运动,自然是不吝版面,极为用力.同年8 月,段祺瑞的忍耐达到极点,下令查封《京报》,邵飘萍遭到通缉,被迫第二次亡命东瀛.

1920 年春,邵飘萍回国重振《京报》.1926年3 月18 日,北京各界民众在天安门前集会,大沽口事件后八国使团对中国政府的最后通牒,强烈要求与政府首脑直接对话.会后,以万名学生和市民为主体的游行队伍前往执政府东门和平.他们没有料到,段祺瑞竟命令卫队残酷镇压手无寸铁的群众.顷刻间,执政府门前腥风血雨,造成死四十七人、伤两百余人的大惨案.

《京报》迅速介入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谴责杀人者的文章,披露屠杀内幕的报道,几乎每天都有刊登.在一系列时评和社论中,邵飘萍用辛辣的言辞开出段祺瑞执政府显赫的“战绩单”:以国务院为小沙场,弹无虚发,尸横满院.及至3月底,《京报》重拳出击,印制了三十万份名为“首都大流血写真”的特刊,详实地报道了执政府卫队“平暴”的真相,以“唤醒各党各派,一致起而讨贼”.

东北大王张作霖是邵飘萍生平所遭遇的第三位大冤家,也是他的生死冤家

与其说邵飘萍反感张作霖,还不如说他憎恶以张作霖为代表的地方军阀.1918 年2 月,张作霖抢劫政府军械,邵飘萍为此撰写了—篇报道《张作霖自由行动》.邵飘萍画出了马贼出身的军阀张作霖的嘴脸,也为他自己八年后被杀害埋下了最初的伏笔.

邵飘萍做过一件大事,他间接促成东北虎将郭松龄于1925 年11 月24 日宣布倒戈,策动滦州事变,与冯玉祥强强联手,讨伐张作霖.《京报》为此发表了大量历数张作霖罪状,声援郭、冯二将军的新闻、评论.这令张作霖切齿痛恨,难以释怀.及至12 月7 日,一大张两整版的《京报特刊》以厚厚的铜版纸精印,上面满满当当全是最近左右时局的重要人物的照片,异常醒目.在每个人物下面,邵飘萍亲自撰写了介绍语,比如“忠孝两难”之张学良,“一世之枭亲离众叛”之张作霖,“鲁民公敌”张宗昌,“直民公敌”李景林等.特刊一出,洛阳纸贵.张作霖既恨邵飘萍,又怕邵飘萍,一时黔驴技穷,居然汇款三十万元公然收买《京报》.邵飘萍又好气、又好笑,当即将银钱悉数退回,使得《京报》上攻击张作霖的火力不见减弱,反而增强.

1925 年12 月23 日,郭松龄的部队遭到奉军和日军的联合夹攻,兵败被俘,翌日遭到杀.邵飘萍闻讯之后悲愤莫名,立刻向读者揭露张作霖勾结外敌、残害同胞的真相.

4 月24 日,张作霖以两万块大洋外加造币厂总监之职的双重诱饵收买邵飘萍的旧交,《大陆报》社长张翰举.张翰举见利忘义,卖友求荣,他打电话给邵飘萍,谎称张作霖惧怕国际干涉,不敢滥杀名流,并说自己已向张学良疏通,张少帅允诺《京报》可以照常出版.邵飘萍当时避处东交民巷使馆区,还算安全,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居然轻信张翰举的一通谎言,下午五时半乘坐私人汽车离开六国饭店,返回《京报》馆处理事情,两小时后即落入侦缉队在魏染胡同南口布下的陷阱.

4 月26 日凌晨一时许,警厅把邵飘萍提解至督战执法处,“严刑讯问,胫骨为断”,秘密判处他死刑.凌晨四时三十分,邵飘萍被押赴天桥东刑场.临刑前,他还表现了一回黑色幽默,向监刑官拱手道别,并且用满含嘲弄的语气调侃道:“诸位免送!”然后他昂首面对尚未露出一丝晨曦的天空,哈哈大笑,响之后,他的笑声才戛然而止.

(摘自《书屋》)

邵飘萍名言

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从下面他的这些片言只语,我们能想见其形象与精神.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必使政府听令于正当民意前.

——探究事实,不欺阅者.

——记者应当时刻生活在角色中,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种众人皆“醉”惟我独醒的状态.“新闻脑”要始终紧张活动,一旦提笔行文,则又要“状若木鸡,静穆如处子”,倾注整个身心.

邵飘萍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邵飘萍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邵飘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