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和明代中后期茶题材画中的文人审美意趣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题材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明代中后期茶题材画中的文人审美意趣

摘 要:明代茶题材画包含的精神文化意义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传达出文人独特的审美意趣.文章对明代中后期茶题材绘画中描写的品茗场景、茶具、人物、茶境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明代茶题材绘画所体现出的文人审美意趣,清幽宁静、素简精致、超然脱俗等,揭示出明代士人的艺术审美内涵.关键词:明代;茶题材画;文人意趣文人饮茶的题材是明代江南文人画家喜爱的题材,直到现在仍然遗留了大量以文人饮茶会友为题材的画作,其中著名的有:王绂的《竹炉煮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松下品茗图》、《茶具十咏图》等;唐寅绘有《事茗图》、《琴士图》等;仇英也有《煮茶论画图》、《松间煮茗图》以及陈洪绶绘制的《停琴品茗图》、《烹茶图》等.这些以饮茶为题材的画不仅刻画了明茶技术和饮茶方式大概状况,更是借助于绘画语言传神而深刻地表达出明代中后期文人的审美趣味与精神追求,对于促进饮茶从实用到文化层次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一、明代中后期以茶为题材的画古代茶题材绘画主描绘了我国古人的贮茶、煮茶、品茶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揭示了古人饮茶方式下所蕴含的审美趣味等.明代中后期的茶题材绘画较深刻地融入文人审美情趣,茶题材绘画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这是由于此时政治黑暗腐败,文人对官场日益失去希望和兴趣,于是乎文人们便退隐林下,沉醉于琴棋书画,饮茶论道,茶禅一味.“饮茶成为明代文人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他们往往通过饮茶来品味生活,借茶遣兴;又往往通过饮茶来达到一种生命的境界,以茶抒怀.在悠然与淡远的意绪之中,茶的清香和淡泊与他们的心神融为一体,茶与文人有着难解难分的姻缘.”①受此影响,文人画家将目光投射到茶艺之上,于是,文人的画和饮茶品茶题材就这样日益紧密结合而兴盛起来.其中,茶画表现最负盛名的当属博采众长的“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是文徵明、唐伯虎等.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描绘了文人之间品茗清谈的场面,此图用兼工青绿法,设色温润,细致清丽,将文人饮茶的优雅风度和恬淡的生活状况传神而精致地表现出来.《汲泉品茗图》是文徵明老年时所作,描绘的是早春时节主人和好友同品新茗的场景.草堂之上,好友对坐,案上清茶一壶,宾主前各有一茶盏.高士、香茗,清谈长坐,茶文化熏陶下的明代文人的林下生活跃然纸上……唐寅的《事茗图》描绘了暑热之际文人之间相邀品茶的情景:山环水绕间,丛丛大树下有草房数间.房中高士伏案闲读,案上置有茶壶、茶盏等茶具,侧房内一童子烹茶,点明煮茶待客之主题.舍外右方一文人拄杖而行,书童抱琴紧随其后,一主一仆跨桥踱步,人物神态恬淡悠然,环境幽静宜人,林下之意流溢其中.另外,仇英的《煮茶论画图》等都表达了文人品茶时优雅闲适的艺术享受和生活状态.除了上述三大家的作品外,同时期的杰出作品还有《玉川烹茶图轴》、《烹茶图扇》《竹泉试茗图》等茶题材画作品,都洋溢着浓浓的文人审美情趣.

二、明代茶画中的文人意趣所谓文人意趣,通俗点讲就是文人在文艺创作中表达的文人对于美的认识和美的精神追求.所谓茶题材绘画中的文人意趣,就是文人画家将自己对美的认识和追求通过对与茶相连的物象审视观照以绘画形式表达出来的艺术情趣和精神内涵.明代以茶事为内容的绘画作品通过对茶题材画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相互关系、画中场景的安排,以及饮茶器具做有事实依据的艺术化布置,突出显示了明代中晚期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情趣.(一)画中茶事场景的布置和安排茶题材画中的茶事场景大多安排在室外依山傍水的山野溪流边. 对于退居山野的竹林贤士而言,一方山水便是一方洞天,这山水是其精神深处所追求的心灵安静、情感寄托的圣地.茶题材画中环境是文人为自己建构的精神家园,是自己澄清空明的心灵安放之所.因此,明代文人笔下与茶发生关系的环境必然是“养素”的“丘园”,“啸傲”的“泉石”,这才是与文人雅士品茗谈道相般配的处所.“山之清幽,泉之清泠,茶之清淡,人之清谈,四者很自然地融为一体,具有一种内在的和谐感.在宁静和淡泊中,寻求出绵绵的悠长.表达志向和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茶道、玄心一体,返朴归真,清虚自然.”

(二)品茗的角色形象和数量画家笔下的茗赏图是以文人自我审美心理为中心,品茗的过程和他们雅玩一切艺术品的过程一样,是在清净的环境中用宁静的心田去体悟茶艺之美并从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因此, 文人画家笔下的茗赏审美主体,多为这样的有古风之清客雅士,而非乡野鄙夫、凡夫俗子之流.从现存的明代茶题材画看,明代文人饮茶一般为独饮、对饮、或二三雅士吃茶雅会、品书赏画,在饮茶的场景里还有书僮汲泉,煮水,烹茶劳作过程的表现,但几乎没有四人以上饮茶集会的雅集场面.这与明代文人信奉 “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七八人是施茶.”的观点有密切的关系,也与明人推崇隐逸文人的节操有关.因此,唐代著名诗人、著名隐士卢仝也在明代成为茶题材画中最为流行的主角之一.卢仝因不满中唐时局,隐居于河南少室山,生活极其清贫,只有一奴一婢.其嗜好饮茶,所作《七碗茶歌》与陆羽《茶经》齐名,其林下风度和内在操守在好茶的文人中影响极其深远.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十分推崇赏识卢仝的文采和节操,贾岛亦为其“平生四十年,惟着白布衣.”真隐士甘守清贫的操守所折服.在明代,以卢仝煮茶图为主题而著称的画家当推丁云鹏,其画场景幽静荒率,人物仅有绘有独坐的卢仝和侍奉卢仝茶事的一仆一童.荒野清幽的场景和仅有的一仆一童暗示了其生活的清贫,而画中卢仝恬然宁静的神情表达出其甘贫乐道的高士之风.

(三)饮茶品赏的茶具明初,自朱元璋将“芽茶”指定为贡茶后,明代就开始盛行直接用开水冲泡条形散茶这一较为便捷和简约的饮茶方式.与饮茶方式相适应的,明代茶具,回归陆羽最初倡导的简约质朴之道上.散茶的饮用,对茶具就也有了适合明代文人审美和冲泡实用的需求,因此与饮茶有关所必需的一套器具就自然而然地做了改进.这时,成茶变为散茶,直接冲泡出的茶色呈现出清澈温润的绿色,明人特别重视茶水的口感、香气、茶色的综合感受,尤其为了观茶色,这一时期白瓷大量运用.为了香气和口感.明人尤其喜欢用宜兴产的紫砂或朱泥壶,这是因为紫砂泥色彩丰富,通过烧制天然而成海棠红、朱紫砂、葵黄等自然颜色,极具观赏性,也符合文人“浑然天成”的审美嗜好;“紫砂泥可塑性好,加工后的泥土能随意造型、雅刻、绘画等,可以满足人们表情达意、以壶言志的情怀.”此外,紫砂壶泡茶既不失原味,又不会有熟汤气,色香味皆温蕴绵长,恰如明人文震亨在其所著《长物志》中所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冯可宾在《 芥茶笺》中亦说道:“茶壶,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才得其趣.……壶小则味不涣散,香不躲搁,”茶具的变化直接反映于明代茶题材绘画上.这些茶题材画的画面中往往是一、两位文人室内案前或室外石上的一茶壶、一、两只杯和一只正热气蒸腾的茶炉,绘画的用笔古拙朴茂,设色典雅,壶旁多配以一古琴,或书籍古玩,通过对品茗环境的精心描绘,对比体现出茶器具朴素典雅之美.

(四)文人品茗的审美境界明代文人品茗的要求可以用 “野、幽、清、净”这四个字来概括,茶题材画的创作也围绕这四个字来刻画表现, “野、幽、清、净”意象体现了明代士人所追求的茶境文化趣味和审美理想.朱权《茶谱》说:“会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煽.”这就是明代文人隐士所追求的饮茶圣境,也是其审美境界的追求.松竹、兰石、水云、月色这些中国传统文人人格象征物和茶连接在一起,便化成文人品茗表情达意的茶境.明代文人除了对“野、幽、清、净”的自然茶境追之外,也喜在书斋一侧建构茶寮,来设计茶境.所谓“茶寮”:“构一斗室,相傍山斋(或书斋),内设茶具,教一僮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茶寮连接着书斋,书香贯通着茶香,在小小的空间里,端坐无白丁,饮茶皆高士,茶寮之中茶香缭绕,佳句频现.“文人的天地越小,越想从一具一器中体现自己的‘心’.从一壶一器中,一品一饮中寻求自己平朴、自然、神逸、崇定的境界.”明代文人在茶事上这样的匠心和精神境界都在茶题材绘画中均有高超的表现.

三、结语通过对明代茶题材绘画的分析,可以发现明代茶题材绘画对文人所崇尚的林下“清雅”与茶事“简约”的追求.这些茶题材画着力对文人品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品茗的文人、茶具的描绘,表达出明代文人悠然林下清闲自适的审美趣味,也是明代茶文化精神中“清雅”的外现,茶画中所体现出的文人审美情趣,塑造出文人清雅的风度和追求悠然自在的出尘意境.

题材论文范文结:

适合题材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题材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科学小论文题材

2、论文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