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类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与安徽地区水稻种植的地域性差异探究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本文关于水稻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安徽地区水稻种植的地域性差异探究

安徽不仅是我国的水稻优势产区,还是我国的水稻消耗大省,水稻种植面积高达220万hm2,排在全国前列,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本文指出了安徽省水稻种植区划指标和稻作区域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水稻生产的一系列举措,以期为安徽省今后的水稻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水稻种植区划指标

1.1水稻分布

安徽省的平均气温高于10℃,积温为4600℃~5300℃,就其热量条件而言,全省各地都满足水稻种植的要求,而且能够实行麦稻或油稻一年两熟.但水稻的实际分布不仅取决于热量条件,还受到区域内自然降水、水利灌溉条件以及土壤结构的影响.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制约,安徽省的水稻绝大多数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地区.

1.2单季稻、双季稻的种植条件

目前的早、晚稻早熟品种类型,只要气温高于10℃,积温高于4650℃,水稻生长期多于205天,再辅之以其他条件,就可以满足种植双季稻的要求.安徽省双季稻北界可以一直延伸到淮河一线.通过种植实践得知,只有气温高于10℃,积温高于5000℃的时候,双季稻种植比例才会更高、更稳定.双季稻的种植不只是受制于温度条件,还受到水利灌溉条件、土壤肥力条件、劳蓄力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将气温高于10℃,积温低于4650℃的淮北地区划分为单季稻区;将气温高于10℃,积温高于5000℃的沿江地区划分为双季稻区;单季稻和双季稻区之间的地带划分为单双季稻过渡区;山区受垂直高度和地形地势的制约,被划分为单双季稻混栽区.

2稻作区域划分

2.1沿淮北平原单季稻区

该区域水田面积为16.5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面积的7.1%,占安徽省水田面积的9.5%,其主要分布特征为:沿河一条线,沿井一小片.该区实行麦稻连作,一年两熟制.近年来安徽省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也随之带动了该区水稻生产的继续深入发展和进步,有望成为安徽省未来的重要麦稻商品粮生产基地.

2.2淮南丘岗单双季稻过渡区

该区域的水田面积为64.3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面积的68.1%,占安徽省水田面积的37%.本区共包括六肥、皖东丘陵、霍寿长、定凤嘉和天来滁5个亚区.气候干旱.土质较差一直以来都是影响该区水稻种植的主要消极因素.基于此,该区长期致力于改善水利条件,坚持实行冬作的小(大)麦、油菜和绿肥的“三三”轮作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为其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该区的耕地面积较多且增产潜力巨大,已经被国家确定为安徽的8个商品粮基地县里,有7个就在本区内.

2.3沿江圩丘双季稻区

该区的水田面积高达696万公顷,占本区耕地面积的78.3%,占安徽省水田面积的40.1%.本区共包括宿望、桐庐枞贵、巢芜平原和江南丘陵4个亚区.本区西南部双季稻的种植比例(75.86%)较东北部(50%)高.冬作要实行油菜与绿肥换茬,增加稻田土壤风化机会,与此同时不断地提高农田建设标准,增强抗洪能力,降低地下水位,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2.4大别山地单双季稻混栽区

该区的水田面积为8.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的82.1%,占安徽省水田面积的4.8%.该区的绝大多数地区为山高水田,以单季稻种植为主.

2.5皖南山地单双季稻混栽区

该区水田面积为14.9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面积的83.9%,占安徽省水田面积的8.6%.本区包括皖南山地和休屯盆地两个亚区.双季稻种植海拔高度本区南部以不超过300米,北部不超过200米为宜.

3发展水稻生产的举措

安徽省水稻生产方针为“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至本世纪末,全省稻谷种植面积已经保持在210万公顷左右,稻谷平均667平方米产量由1984年的349千克提高到479.5千克,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增加8.15千克.为保持水稻产量,安徽省不断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水稻生产,提高水稻产量.

3.1提高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

安徽省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稻机械化种植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需要当地政府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支持,鼓励农民积极购买种植机械或者合作购买种植机械.政府还可以针对安徽省具体的种植条件,为农民提供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农业部门要深入到水稻种植的第一线,了解水稻种植的地形特点,农民综合知识水平,水稻种植的气候特点和季节规律等,为农民研发制造出经济高效的劳动工具.

3.2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想要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需要从水稻育种时期开始关注病虫害防治,选取抗病性较强的种子来进行繁育,是种植成功的首要前提.水稻选种的原则是颗粒饱满,能适应种植区域内的土壤环境.为有效地提高种子的抗病效果,栽种前进行药物处理,将其浸泡在特定的溶液之中,使之具有抗病性,为之后良好的生长奠定基础.

3.3提高水稻控肥技术

安徽省以往水稻产量得不到提高的原因是种植人员没有意识到合理控制氮肥用量的重要性,导致氮肥用量过大,不仅导致氮肥资源的浪费,极大地增加了无效分蘖,造成水稻的成穗率降低,导致倒伏现象频发.而水稻控肥技术是在水稻的生长前期进行的,在该阶段合理降低氮肥的使用量,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适量地增加氮肥的使用量.分阶段使用不同比例的氮肥有利于极大地提高氮肥的使用质量和效率,有效地增加水稻吸收氮肥的比例.

(作者单位:237131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

水稻论文范文结:

适合水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水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