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文字类论文范例 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类论文范文资料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语言文字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

[摘 要]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本色,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文字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重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多次接触文本,指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重点句、精彩片段品析玩味,组织学生结合课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针对性的句或段的仿写训练,让学生在感受、揣摩中品味语言,在品味、内化中积累语言,在训练、运用中发展语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文字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支童编号「 1674-6058(2017)19-0012-02

吕叔湘先生曾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谈道:“撇开语言文字训练进行语文教学,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要想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展现语文课的特色与魅力,必须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必须把让学生吸收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形成语言表达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当前阅读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教学的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即停留在文章“写了什么”这个层面,这样的教学模糊了语文学科与政史学科的界限,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政治课.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语言,只有抓住了语言,让学生在感受、揣摩中品味语言,在品味、内化中积累语言,在训练、运用中发展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语文教材选人了大量的名文佳作,语言准确鲜明、优美牛动,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宜并重”的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关键的词、句、段和富有表现力的言语形式进行感知、揣摩与积累,结合课文中优美的语句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句或段的仿写训练,通过训练、运用促使学生积累内化,加深对文本所蕴之情的感悟,充实学生的语言“内存”,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语言能力,形成语感.

一、感知、揣摩、积累

阅读教学中,品读课文是学生对课文语言及内容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也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在品读中我们才能够感知、揣摩、积累文本的语言,在品读中我们才能够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在品读中我们才能够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在品读中我们才能够顺利地探究作品的内涵意蕴.例如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荷塘月色》,通过认真品读文章中对月下荷塘以及荷塘上之月色的细致描摹,我们就能看到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而当我们深入到这如诗如画的深邃意境之中后,就能够体味到那份抛开世事烦恼尽情享受这无边宁静的情思,就能够体味到作者追求宁静暂得于己的那份喜悦.

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多次接触文本,给学生较多的时间读书思考,并给予学生适时的点拨、疏通,指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重点句、精彩片段品析玩味.通过对课文语言的感知、揣摩、积累,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丰富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教师要适时地提醒学生注意揣摩一些意味深长的词句.比如在描写鲁镇人们赶来听祥林嫂讲述自身悲惨遭遇时,鲁迅用了“咀嚼鉴赏”一词,这个词就蕴含了对鲁镇人们冷漠麻木的心灵的辛辣嘲讽和批判,也将自己对国民劣根性的激愤与无奈表露无遗.又比如四婶对祥林嫂说的“祥林嫂,你放着罢!”和“你放着罢,祥林嫂!”两句语气不同的话语,比较而言,后者命令的意味更强烈,态度也更严厉.再进一步思考,这两句语气变化的句子实际上展现了四婶对祥林嫂由同情转为厌恶的变化,也表明了这个冷漠的社会对祥林嫂由最初的迫害发展到了彻底的抛弃,而这正是鲁迅所要着力去表现的旧社会的黑暗之处——吃人.又如郁达夫的名篇《故都的秋》,虽然作者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的、精彩的语句很多,值得认真品味.比如开篇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除作为文眼的意义外,还可以进一步品味其中的深厚意味.不妨试作简省:“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稍作改动,意思虽然没有变,可意味、情味大变,简省后所造成的短促,将抒情的意味冲淡不少,而原文的舒缓却很好地将淡淡的忧愁融入其间.可见,虽然没有特意雕琢,但用语情深,在文章起始就为全篇定下了一个浓厚的抒调.

二、模仿、应用、创新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读能丰富语言储备、陶冶性情,写能内化文本语言、抒发情感.写必须以读为基础,没有读,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光读不写,则不能让学生将读到的文字内化,而学生的阅读就如同蜻蜓点水,只能获得浮光掠影的粗浅认识,过后就全然忘了.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才能内化阅读文本语言,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新课标语文教材所选人的文章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之作,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其精美的语言,帮助学生体会其遣词造句的贴切,组织学生结合课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针对性的句或段的仿写训练,进而引导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如《荷塘月色》中,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映照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每个比喻都展现了荷花的一种神韵,而三个连用,又将荷花那种亭亭玉立、洁净无瑕的风姿充分展现出来,更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以及享受这荷香月色所带来的宁静.这是一段优美的文字,也是一段优秀的仿写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致品味的同时,也应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以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语言的情感,将这些优美的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丰富其语言储备,陶冶其性情.又如《故都的秋》中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最能表现情景交融“清”“静”“悲凉”的描述.在学生体味这些语言的同时,若能加以引导,组织他们进行仿写训练,让其学会将抽象的情感通过具象的事物来进行表达,那么他们的语言应用及创新能力都将会得到提高.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语文丁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应当重视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感受、揣摩中品味语言,在品味、内化中积累语言,在训练、运用中发展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 教育出版社,2002.

[2]田泽生,试谈主体性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1(4).

[3]成尚荣,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M].南京:江苏教育 出版杜,2003.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 80.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语言文字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语言文字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语言文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论文语言润色

2、语言文学论文

3、交际中的语言艺术论文

4、语言论文

5、语言教学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