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跟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反思以《岁时节俗的风采》为例类论文范文素材

这是一篇与校本课程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反思以《岁时节俗的风采》为例

背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国实行了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政策,鼓励地方、学校自主开发课程.这次课改,特别强调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在各个学校被提上了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我校非常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历史组根据学科特色开发了《南京城的那些事儿》校本课程,并在全组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印刷,供老师和学生进行校本课程教学使用.本学期我就使用校本教材开设了一节市级社团活动课.在备课磨课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

过程:接到开课的任务,选择的课题是《岁时节俗的风采》.教材活动主题是:了解南京的岁时节俗,写一份关于南京社会风俗及其变迁的调查报告.内容要求:探究传统节日民俗及其变迁,并分析其变迁的原因.

在第一次备课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犯难了.调查报告怎么写,怎么选题,什么格式,传统节俗范围广,学生在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又如何撰写,确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于是我思考了解决的方法,准备了两个方案.方案一:提前进行分组,安排组长,布置各组的学习任务,提前了解南京社会习俗,课堂上整理撰写调查报告,分组汇报.方案二:自己准备材料,让学生在课上阅读,分工撰写调查报告.但是第一个方案无法保证各组能认真完成任务,也无法保证公开课上的顺利实施,万一学生没有认真准备怎么办?准备的质量不高又怎么办?于是我采用了第二种方案,在课前准备了许多社会风俗的材料,结合校本教材,提供给学生课上阅读分析.接着开始着手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

1.调查的重点及主要内容:(1)主要的岁时节俗有哪些?例如:清明节、寒食、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和除夕.(2)收集有关南京岁时节俗的谚语(3)分析这些节俗和百姓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4)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2.研究步骤:(1)确立选题(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4)分类整理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5)写一份调查报告.

根据校本教材上的教学过程和实施方案,起先看来没有什么问题,学生根据相关资料,分工合作,确立选题,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分组汇报,一堂展示课顺利结束.但是在经过了一节试讲之后却发现,课堂环节拖沓,课堂气氛沉闷,社团活动课学生参与度不高,展示课没有亮点,缺乏创新和特色.该怎么办呢?在全组老师的精心商量后,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调整.

教学设计的立意:初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和有关的风俗活动,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风俗体验,但对于传统节日中所表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知之甚少,本节社团活动课通过学生展示中秋祭月的仪式活动,深入感受节俗活动的风采,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教学目标的制定: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与风俗活动;通过节日仪式的展示,感受岁时节俗的风采,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教学过程的设计:通过节俗接龙的形式整体了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活动.通过学生展示中国古代传统礼仪和中秋祭月仪式的过程,在了解古代礼仪的同时深入体会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在确立了本节课通过了解传统节俗,亲身参与体验传统节日风俗,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后的立意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第一环节:观看视频,节俗接龙游戏

要求:按时间顺序依次说出节日名称和时间,同时说出每个节日至少两个风俗活动.目的是通过观看视频和游戏的方式,基本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教学第二环节:古代礼仪展示,中秋祭月仪式展示本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更是亮点,由三位同学示范古代祭祀礼仪,以中秋祭月为例,展示中秋祭月的仪式,学习祭月的礼仪和流程,亲身参与体验,将整节展示课推向.

教学第三环节:教师点评,活动总结.

回顾传统节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是一次深刻的情感体验,也正是互动的体验才会有更加持久的记忆和情感的共鸣,这节展示课得到了南京市教研员和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听课老师通过社团活动课也体验了一回岁时节俗的风采.

这节展示课的成功开设,细细想来,也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一点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一门校本课程的开设顺利与否,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层次,初中生尙处于了解认知世界的阶段,对于陌生事物能有基本的认知,保持好奇心就很不错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于一个专题活动主题的确立,应该要从学生出发,确立贴近学生的主题,而不是高大上,学生难以理解,理论实践要求过高的,否则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这一主题要求写调查报告,什么是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具体如何选题,如何操作,有什么格式和方法,大部分学生对此属于知识能力的薄弱区域,甚至授课老师都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层次,这样课程开展才能有效顺利进行,并且起到相应的目的.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提高操作性

校本课程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无法操作,或者难以操作,这样的校本教材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比如《岁时节俗的风采》这一课,要求学生探究传统节日民俗的变迁,分析变迁的原因,这一主题的操作性不强,题目过大,要求过高,学生难以理解民俗变迁,更难以理解变迁的原因,学生看了一片茫然,不知道具体怎么做,最后就沦为老师,失去了学习与思考的机会.因此在校本教材编写的时候,要提高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确保学生看的明白,知道怎么去做,如何做,而且掂掂脚尖就能做到,既学到了课外知识,提高了能力,也对校本课程保留那一份期待与兴趣,这样的校本教材才会更加有效.

校本教材开发应重视学生的参与与体验

校本教材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不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形式的补充,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尤其是我校初二社团课(校本课程的形式之一),应该是老师指导,学生参与体验的课程,例如这一课,如果纯粹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整个社团活动就失去了活力,也没有了特色,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全程参与,思维得不到锻炼,能力得不到较大提升,情感得不到升华,缺少了参与与体验的社团活动课,就逐渐沦为传统课堂的附属品,难以提升校本课程的吸引力和课程魅力,也难以俘获学生的心,就连授课老师也会因为全程讲授,灌输知识,失去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和动力.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开发应该真正坚持“以校为本”,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不同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促使学生获得成功,才能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开设的层面上站稳脚跟,并且不断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校本课程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校本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专升本论文答辩

2、课程教学杂志

3、新课程导学期刊

4、绘本教学论文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6、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